2020安徽省考行测练习之言语理解与表达:文章阅读(8.13)
2020-08-13 17:22淮北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安徽华图
淮北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安徽华图提供以下公务员安徽公务员信息:2020安徽省考行测练习之言语理解与表达:文章阅读(8.13),更多关于言语理解与表达,2020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习题练习,公务员安徽公务员的内容,请关注淮北公务员考试网/淮北人事考试网!
2020安徽省考行测练习之言语理解与表达:文章阅读(8.13)
人脑充满了大量高效的工序,这些工序由1000亿~2000亿个被称为神经元的神经细胞构成。这些神经元的末端有很多细小的分支,一端称为末梢,另一端称为树突。有些神经细胞拥有8000个末端分支,这些末端分支使得神经细胞能与其他的神经细胞联系。一个标准的神经细胞与其他的细胞有10万个联系。这样就形成一个有数千万亿个相互联系的神经网络,并使得一个神经脉冲有无数个传输的路径。
人脑就是通过这个惊人的微观网络开展它的工作的。每个神经元接收到数千个刺激信号,并立刻决定是中止它还是将信号传给它众多的邻居。在这个过程中,将有数千亿个不同的传输方向。这是人脑与电脑的根本不同。一个电脑基本上是一维的:它操作一个计算,然后是第二个和第三个,是一种线性的形式。它不能同时操作大量不同的工序,并将它们综合平衡而得到一个完整的结果,但人脑能有效地像数千万台电脑同时工作一样地运转。
人脑功能单元是神经元,在电脑中则是硅晶体管。简而言之,一个晶体管就是一个快速打开或关闭的开关,它在与它相连的电路中产生电脉冲。这就产生了电脑存储和调用数据的语言。神经元则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它的信号本质上是电化学性质的。这意味着,电脉冲是通过化学物质——神经液传播的,神经液是神经元本身所拥有的秘密。存在有几十种不同的神经液,神经元对每种神经液有不同层次的反应。它们不是简单的开或关,而是对接触它们的神经液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人脑的复杂性又一次极大地掩饰了它毫不费力的操作。
今天的电脑设计者试图重复人脑的基本构造。他们将许多电脑互联在一起,使它们能同时平行地工作。新墨西哥州的国家实验室已经建立起了可能是最强有力的超级电脑。它的名字叫TF—1,使用了1024个单独的处理器。困难的不是将它们连起来,而是开发硬件和软件程序使它们能有效地共同工作。有一些研究者看到了使用硅晶体管智能的困难,他们在特殊的表面上培养神经元以创造一个人造生物网络。
在所有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区别中,最主要的不同可以归结为一个词:人脑是“活”的。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能对瞬息万变的环境作出反应。例如,人脑可以记住相当于500本百科全书的知识并能立刻将其中的一部分回忆起来。神经学家认为神经元是靠改变它们的分子结构来做到这一点的。但到底它们是怎样改变的仍是一个谜。有一点是清楚的:神经元总是在改变它们的结构和行为,没有两个神经元是一样的。
1.1.对文中“神经元”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被称为神经元的神经细胞,是人脑进行活动的功能单元
B.神经元的末端分支和树突与其他的神经细胞相联系才能传递神经脉冲
C.神经元对接收到的刺激信号进行选择,并决定是否将其传递给其他的神经细胞
D.神经元对不同信号的传递,是通过对不同的神经液的不同层次的反应来进行的
1.2.对文中画线的“但人脑能有效地像数千万台电脑同时工作一样地运转”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人脑可以同时开展大量的线性形式的计算,就好像有千万台电脑同时进行计算一样
B.人脑通过它的微观网络系统开展工作,就犹如将千万台电脑联网进行某一项工作
C.人脑可以同时操作不同的工序,就好像数千万台电脑同时进行不同的工作一样
D.人脑能将不同的信息综合平衡得出一个完整的结果,就好像数千万台电脑同时处理不同信息得出结果一样
1.3.对文中人脑与电脑相关信息的比较,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在电脑中起着开关作用的硅晶体管,犹如人脑的神经元,是电脑进行工作的功能单元
B.电脑的工作是一种线性的形式,而人脑是通过“网络系统”来开展工作
C.互联在一起构成的最强有力的超级电脑,与人脑的基本构造相同
D.电脑是依照人类设计的程序机械地进行工作的,人脑是一个动态系统,能灵活地对环境作出反应
1.4.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以下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一个标准的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有10万个联系,因而一个神经脉冲就有不少于10万个可能的传输路径
B.神经元的信号本质上是电化学性质的,因此作为信号的传播媒介的神经液也是化学性质的
C.人脑能毫不费力地支配人的行为是由于神经元能对瞬息万变的环境作出灵活的反应
D.只要解决了开发硬件与软件程序的问题,人类就可以创造出与人类智能相同的人工智能
1.5.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不包括( )。
A.列数字
B.作比较
C.举例子
D.下定义
斑头雁冬天的栖息地与海平面齐平,为了飞到夏繁殖地,斑头雁至少要飞到海拔5000米的高度,才能飞越横亘其间的喜马拉雅山脉。在这个高度,空气密度大概只有海平面的一半,鸟通过振动翅膀产生升力,就要消耗更多能量,要更难获得飞行中需要的氧气。然而研究发现,它们通常一天之内就可以飞越喜马拉雅山,这些鸟本可以充分借助白天吹上山脊的南风来减少能量消耗,然而它们却要等到相对平静的夜晚,完全靠体力完成这一飞越。在飞行中,后面的鸟通常飞在前一只鸟的侧后方,形成“人”字队形。关于这种队形,有两种观点比较流行。
第一种观点认为,人字队形与定向有关。斑头雁飞越喜马拉雅山时,需要找到和穿越几个高海拔的通道。斑头雁一生中会多次迁徙,通常由年长而有经验的斑头雁在前面带路。但为什么鸟要保持人字形,而不是一只紧跟一只?另外,似乎只有斑头雁这种体形较大的鸟才保持队形,小型候鸟成群迁飞时,通常是没有队形的,虽然它们也需要定向。
第二种观点认为,这与速滑团体项目类似。为了减少因克服空气阻力而产生的体能消耗,速滑运动员会以一种紧凑队形前进,一名运动员在前,另外三名依次紧随其后。开路的运动员由于需要克服全部阻力,很容易筋疲力尽,因此他们会轮流在前。与之类似,带路的斑头雁也会不时与后面的鸟换位,但是为什么斑头雁不以直线队形飞行?飞行运动除了要克服水平方向上的空气阻力,还需要产生上升力以保持飞行状态。也许飞行时稍微偏移位于前面的同伴,虽然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空气阻力,却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为保持升力而消耗的体能。事实上,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一推断。飞行中,鸟的翅膀会形成一股涡旋状的循环气流。来自右翅的涡流逆时针旋转,来自左翅的涡流则顺时针旋转,在鸟正后方,两股涡流都是向下的,两侧的气流都是向上的。如果鸟飞在同伴的正后方,则将处在向下的气流中,这会增加维持飞行状态的能耗;当位于同伴的后侧方时,则可利用向上的气流,得到升力。因为鸟的翅膀上下振动,所产生的涡流会随时间、空气不断变化。若想从空气涡流中获益,飞行时所处的位置必须非常精确。有人认为,这可能解释了为何只有体型较大的鸟类才以一定队形迁飞,因为鸟拍打翅膀的频率与体型成反比。体型较小的鸟不太可能准确跟踪涡流。
2.1.下列哪项说法被用来反驳第一种观点?( )。
A.由于迁徙路途遥远,斑头雁一生只会迁徙一次
B.在队伍中领头的斑头雁是年轻而且强壮的公雁
C.体型小的候鸟在迁徙时无需定向也能找到目的地
D.体型小的候鸟在迁徙时往往不会保持固定的队形
2.2.根据本文,速滑团体项目与斑头雁迁徙活动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前者需要不时更换领头者,后者无需更换
B.前者是滑行,后者是飞行,还需维持升力
C.前者追求速度的均衡,后者需迅速提升到某一速度
D.前者需最大程度地克服空气阻力,后者是最大程度地利用
2.3.第4段中的“这一推断”是指( )。
A.人字队形可最大程度地降低体能消耗
B.直线队形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空气阻力
C.直线队形更有利于斑头雁的迅速迁徙
D.速滑运动模仿了斑头雁迁徙时的队形
2.4.本文主要说明了( )。
A.斑头雁的迁徙旅程
B.鸟类迁徙时最省力的队形
C.地理环境对迁徏的影响
D.人类从鸟类学到的本领
ღ答案在下一页👇
以上是2020安徽省考行测练习之言语理解与表达:文章阅读(8.13)的全部内容,更多2020淮北公务员安徽公务员信息请加公务员考试群,及关注淮北公务员考试网及淮北人事考试网。
(编辑:admin)